欢迎登录!

立即登录 快速注册

客服热线:0335-7187238

NEWS LETTER

时事快讯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今日举行 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 发布日期:

    2017-12-13

▲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

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害……80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日上午,中国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悼念死难者的同时,更是传递出捍卫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国家公祭日有哪些活动?

按照安排,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据南京市政府的消息,今日清晨7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将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

上午10时,在南京市的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个社区和6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家公祭仪式同步举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活动。

此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国内20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纪念(博物)馆,在今天上午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与此同时,208个华侨华人社团今天将同步在世界各地举行悼念活动。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至国家层面。(中新网)

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12月10日凌晨,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管光镜走了,享年100岁;11月15日,曾是馆里年龄最大的义务讲解员佘子清走了,享年83岁;同日,杨明贞老人去世,享年86岁……目前,登记在册、健在的幸存者人数,已经不满100人。历史已过去80年,年龄最小的幸存者也已超过80岁。

冰冷数字变化的背后,是那段灾难历史见证人的消逝。然而,幸存者虽然逐渐凋零,但真相不会被带走。

早在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不容抹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像。

80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80年前的今天,南京陷落。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的六周内,侵华日军将屠刀对准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强奸抢劫、血腥屠城,制造了二战“三大惨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杀。

在此期间,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的暴行,无数公私财物被掠夺,文化古都遭受了一场空前的劫难。

“看到所有街巷内都有平民的尸体,其中有老人、妇女和小孩……死者很多是用刺刀刺死的,有的是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杀害的。”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曾在新闻稿中这样描述当年的惨状。

侵华日军的暴行令世界震惊,更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

1946年2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整理。

法庭经过调查,最终认定日军在南京屠杀人数在30万人以上,其中,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

你该如何参与国家公祭日?

在举国上下祭奠遇难同胞之际,作为国民一员,你该如何参与国家公祭日呢?

“灾难的历史,理应成为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规格举行国家公祭,更需全民一起参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首先,你要了解国家公祭到底为了祭奠谁?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法案,国家公祭对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同胞。具体包括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

12月13日公祭日当天,也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张建军等专家建议:为遇难同胞送上一篇悼文或几句祭语,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悼念;打开电视、广播或网络,随时注意南京主会场的公祭仪式,在警报声响起的那一刻,立即停止手中的一切,在警报声中肃立、默哀;关注公祭仪式的细节设计,领悟“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要义。此外,当天应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表示,短暂的公祭仪式很快就会结束,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收获铭记历史的责任、振兴国家的担当。这是举行国家公祭的要义所在。

张建军表示,国家公祭仪式结束后,重新布展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将对公众开放。希望国人能走进纪念馆,重温那段灾难的历史,从中汲取教训,获取奋发力量。(新华社)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铁证如山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铁证如山、不容辩驳,这不仅是日中两国长久以来共同的研究成果,也是经历社会科学研究考验的结论。”日本历史学家、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缬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缬厚说,日本右翼以及一些保守政治家和经济界人士所主张的“南京大屠杀否定论”早已被既有的研究成果一一击破,根本不堪一驳。但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这些人还要不断去重复这些毫无根据的否定论调。

对此, 缬厚认为,“否定论”沉渣泛起的原因可能有不少,有两点尤其值得警惕。其中之一与日本当局的修宪动向有直接关联。

他说,日本现行宪法建立在对侵略战争反省的基础上。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一些人反对这样的历史认识,并且认为改变这种历史认识必须首先改变现行宪法,而否定南京大屠杀等加害历史的各种言论就成了修宪的借口。“我反对修宪,因为根据上述逻辑,修宪企图本身就是对铁证如山的南京大屠杀等加害历史真相的一种歪曲和掩盖。”

缬厚指出的另一点原因是,有些日本人不愿意接受中国近年来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不断发展的现实,否认南京大屠杀在这些人眼里成了用以发泄的工具。他说,有些人出于政治目的别有用心地歪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甚至还宣称南京大屠杀是阴谋,试图借此唤起日本社会的反华排外情绪。

缬厚认为,如果不直面历史寻找正确的和解方式,日中之间将不可能构建真正有效的信赖关系。

“有这样一种说法,‘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现在的历史’。对现代人来说,我们必须将历史当做‘过去的政治’充分汲取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开创和平未来的智慧和勇气。”缬厚说。

“身为一名历史学者,一直以来我都告诫青少年们,要想了解现在、面向未来,就必须好好学习历史,”缬厚说,“对历史的漠不关心就等于是对自己的漠不关心。要反反复复对下一代讲,这是我们这些学者以及政治家和媒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中新网)

民间要求日本谢罪并赔偿

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致函日本驻中国大使馆,要求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谢罪,并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受害者进行赔偿。

“日本无条件投降至今已经72年了,日本政府本应从二战的历史中总结教训,但我们看到的却恰恰相反,日本政府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罪行百般抵赖,并企图通过修宪来复活日本军国主义,且从未就南京大屠杀做出谢罪和反省。”在给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的信函中,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写道。

这是该联合会第三次就南京大屠杀谢罪问题致函日本政府,目前日本大使馆已经签收了此份要求函。(中新网)

以史为鉴 才能面向未来

在思考日中关系时,最令我难忘的是1995年——日本战败50周年之际,我作为日本首相发表了“村山谈话”。“村山谈话”指出,日本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对此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并向在这段历史中受到灾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我认为,日本必须正确认识日中关系的历史事实,并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与中国开展交往。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一些政客不断在历史问题上作出错误言行,伤害了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使日本无法取信于亚洲各国。“村山谈话”得到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如果“村山谈话”的精神能够得到日本政界人士的继承,相信日本与亚洲各国将会更好地构建友好共处的关系。为此,在辞任日本首相两年后,我在1998年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敬献了写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花圈,发出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的信号,希望推动日中关系向前发展。

201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近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包括中国、加拿大在内的世界各地纪念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历史惨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于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历史事实,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于心。日本政府和政界人士应该始终保持“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的姿态,这非常重要。

当前,日本执政党正在推进修改宪法的进程,试图修改宪法第九条。“放弃发动战争权利”的日本宪法第九条,是日本向全世界发出的和平宣言。修改宪法第九条,会给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出危险信号,损害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信用,百害而无一利。日本应该放弃这种篡改宪法第九条的愚蠢行径。

对日本政府来说,与中国约定好的事情,必须要切实遵守。如果不遵守相关约定,两国间就无法建立起信赖关系,外交工作也难以开展。日中之间的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并没有过时,对现在来说依然非常重要。应该在日中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发展两国关系。

2017年不仅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同时也是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80周年。我们不应该只纪念邦交正常化,对日中两国来说,更应该去了解从卢沟桥事变到邦交正常化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去了解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


像去年访问美国珍珠港一样,如果安倍首相访问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去访问当年侵华日军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场所。(作者为日本前首相;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