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立即登录 快速注册

客服热线:0335-7187238

NEWS LETTER

时事快讯

B股大跌多为虚惊一场 流动性低迷或是主因

  • 发布日期:

    2020-05-13

原标题 B股大跌引发市场关注 流动性低迷或是主因

⊙记者 费天元 ○编辑 朱绍勇

B股指数日K线图 B股指数日K线图

周二,沉寂许久的B股突然集体重挫,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昨日开盘后,上证B股指数(202.2486-10.86-5.10%)(000003.SH)一路单边下行,截至午间收盘跌幅已接近7%。午后,B股指数有所企稳,收盘跌幅收敛至5.10%。个股方面,国新B股(0.259-0.03,-10.07%)凯马B(0.283-0.03-9.87%)*ST海创(1.450-0.08,-5.23%)B等多股遭遇跌停,另有大量品种跌幅超过9%。

值得关注的是,B股大跌对昨日早盘A股投资者情绪构成一定程度影响。午后,随着B股止跌企稳,心理层面的影响也快速消失,A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上证指数收盘微跌0.11%,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0.42%和1.01%。


B股大跌多为虚惊一场


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B股指数单日跌幅超过5%的情形曾发生过20次。其中,多数情形为A股与B股集体大跌。例如今年2月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证指数、B股指数单日跌幅均超过7%。

而类似于昨日这般B股跌幅明显大于A股的情形也有发生,事后来看,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多为虚惊一场。

例如2016年10月17日,当时上证指数刚刚向上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正处于平台休整期。B股指数突然大跌6.15%,而同日上证指数仅微跌0.74%。次日起,上证指数恢复上涨趋势,次日上涨1.40%,此后用时不到两个月触及3300点高位。


此外,2011年6月、2015年7月、2015年12月,均发生过B股指数单日大跌超过5%且跌幅明显大于A股的情形,从后续走势上看,上证指数均只在日内受到影响,次日起便恢复到原先的运行趋势。


市场揣测下跌原因


市场揣测,有三大原因导致昨日B股大跌。


首先,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方案落地,大量基本面不佳的小市值公司遭资金抛售,股价大幅回落,部分公司已濒临退市,其中就包括纯B股公司。5月8日,东沣B(0.6200.000.00%)股价收于0.62港元,触发面值退市,成为今年以来首只面值退市的纯B股。


其次,随着QFII投资限额取消、MSCI等国际指数公司相继扩容A股、沪深股通渠道持续加码A股,B股的外资配置价值已被大幅稀释,个股流动性低迷容易造成价格大幅波动。


从盘面上看,B股流动性低迷的问题确实存在。截至昨日收盘,B股指数全天成交金额仅为3.32亿美元。根据中证指数公司编制规则,B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也就是说,上交所上市的所有B股昨日共计成交不到25亿元人民币,相较千亿成交规模的A股而言,小了几个数量级。


最后,有市场传言称,昨日B股大跌或是受新证券法关于个人账户不得出借的影响。目前B股或存在有的账户都是内地投资人借用海外人士护照开户的现象,市场担心这部分长线资金会撤离,故引发B股大跌。记者就此致电多家券商,对方均表示目前境内个人投资者只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和支持外币业务的银行卡,就可至券商柜台开通B股账户,除了数美元的开户费用外,并未设置很高的门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