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立即登录 快速注册

客服热线:0335-7187238

NEWS LETTER

时事快讯

郑眼看盘:人气股波动收敛 股指渐趋平稳

  • 发布日期:

    2021-03-18

投资研报

【券商荐股精选】核心资产调整何时结束?挖出两只票,上涨空间超40%!

【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传统汽车巨头已经All in电动汽车和锂电池?一文看懂大众Power Day发布会重磅干货及其影响(附股)

【硬核研报】供需紧张将贯穿2021年全年,行业周期性逐步减弱,龙头迎来盈利大时代,估值中枢有望提升

【碳中和】中央首次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本周三,A股以涨为主,多数人气股波动收敛,方向感不是很强。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跌0.03%至3445.55点,主因是银行、保险、证券股、“两桶油”、钢铁等权重股弱,沪市上涨个股多于下跌个股。其余股指上涨,深综指涨0.99%,创业板综指涨1.04%,科创50指数涨1.04%。北上资金勉强保持净流入态势,微幅流入1.65亿元。

虽然银行等权重股下跌,但是也有个股走强,主要集中在“抱团股”,如泸州老窖(210.0509.064.51%)、茅台、五粮液(264.3101.900.72%)、中免、牧原、三一重工(36.3301.133.21%)宁德时代(333.00010.003.10%)等。在外资持续流入及部分内资低接的共同作用下,最近几天“抱团股”的杀跌已慢慢扭转,甚至个别相对较强的“抱团股”已有“小双底”锥形,只差一根突破性阳线。

今年春节后“抱团股”的杀跌已显著抬升市场的风险厌恶情绪,资金大量流入涨幅落后的金融、地产、基建、周期等品种,这样的操作多少带有避险特征,并不一定是这些资金特别偏好滞涨品种。当内地资金大抛核心资产时,北上资金却呈现出持续净流入状态,如果内地公募等机构继续大量抛售,那么未来其在核心资产方面的定价权显然会弱化。挤泡沫没错,可若挤出了这种后果,可能就有些后遗症,让人感到不太对劲。

外资的资金成本通常远低于内资,故外资能容忍稍高的估值,久而久之就造成核心资产股权流失。历史常重复,这样的教训在韩国等市场曾发生过。如果它们当时的金融主管部门因无先例可循而未及时意识到这点,那么现在我们的金融主管部门一定能预先看到,因此从现在起投资者可对核心资产或“抱团股”转向乐观,至少已不适合看得过空。

不过,“抱团股”估值偏贵应是不争的事实,故投资者在具体操作上不宜追高,顶多只能逢低承接。另外,投资者还得结合年报预告、季报前景等操作,只有业绩优良或前景改善的品种才值得入手。在无风险收益率趋高的当下,若个股成长性显著优于原先预期,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淡化利率。

隔夜美股道指与标普500略跌,但纳指小涨,这对A股中的一些科技股可能构成支撑,兆易创新(168.88013.368.59%)中兴通讯(30.5301.986.94%)涨,闻泰科技(103.0506.196.39%)中科创达(114.1306.115.66%)等大涨。就绝大多数科技股来看,其调整已相对充分,未来投资者应注意这些个股的机会。本周中美官员将会晤,科技股对此事件可能更为敏感,建议持科技股或有意购买科技股的投资者关注有关信息。

隔夜美债收益率大致走平,美国公布的3月零售数据较差,一些物价数据略偏高,两者差不多抵消一部分。美联储正在议息中,这么大的靴子未落地前,外盘一时也缺乏特别明显的指引。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3月利率会议结果,这显然是个较大的影响因素。周四早盘前投资者最好先看美债、美元等标的走势,因其显然会产生波动。

万一美债收益率大升,个人觉得这回我们可能要放弃习惯性思维,即并不一定还像之前几次那样抛股,仓轻者甚至可以考虑接货。市场对同一性质利好或利空的反应一般会递减,甚至反向。虽然这个并不绝对,但实战中始终得提防。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